第一百八十章 灵机一动(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笔趣阁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第一百八十章 灵机一动(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八十章 灵机一动(求订阅)

  周一上午,组会。

  吴菲菲首先汇报,她上周刚投出去一篇文章,现在正在找寻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她没有什么实验数据。

  许秋看到她只有一页PPT,上面列出了四条简短的信息:

  “加热式匀胶机,X”、“钙钛矿单晶,热电领域”、“电荷输运机制,持续研究”、“热稳定性添加剂,氯化钙”。

  “我今天主要讲一下对之后工作的展望,主要有这四点。”吴菲菲在投影布上晃了晃激光笔的光斑,继续道:

  “首先,我上周用新到的加热式匀胶机,试了一下做钙钛矿器件的热旋涂,用的是MAPbI3和FAPbI3这两种传统体系,不过得到的薄膜形貌不佳,器件性能也没有标样高,这个思路暂时搁置。

  其次,我计划做一批钙钛矿的单晶,然后用在热电领域中,我和段云讨论过,有一定的可行性,现在正在总结相关的文献。

  第三点,关于钙钛矿电荷输运方面,我觉得可以持续进行研究,除了和田晴合作的刚投出去的那篇外,我们前期氯化铵添加剂以及硫氰铅的体系,包括日后开发出的新体系,同样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我之前做了加热分解型的氯化铵添加剂,现在打算做一个对照实验,使用氯化钙添加剂,进一步探究热稳定性添加剂对传统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

  “行,按你设想的去做吧。”魏兴思连连点头,他内心不禁感慨,吴菲菲,还有许秋,这两个人都比较让人省心啊。

  许秋在旁,认真的听了一遍,并没有划水,虽然他们的领域不同,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吴菲菲讲的比较有条理性,看她的这个思路,打算走的路线应该是将钙钛矿材料与组里其他方向进行结合,有点类似于交叉学科那种。

  这也算是他们课题组的优势吧,虽然是小组,但一共有四个研究方向,可以交相呼应。

  在听的过程中,他也有在思考,他合成的有机光伏材料,是不是也可以引入到钙钛矿电池,或是热电那边来应用呢?

  可想了半天,许秋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只好暂时放弃,在心中默默记下这个思路。

  至于电荷输运性能方面的研究,田晴之前倒是有过尝试。

  但由于有机光伏器件的有效层太薄,只能用CELIV勉强测出个电荷迁移率出来,合并到对应的文章中,很难深入研究,另发一篇文章出来。

  说起田晴,她今天迟到了一会儿,是中途溜进来的,不过魏老师只是看了她一眼,并没说什么。

  接下来是段云。

  许秋观察,他今天整个人看起来分外的意气风发,猜测多半是研究内容取得了突破。

  憋了大半年,大招终于放要出来了吗?

  许秋依稀记得,上周组会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征兆了。

  果然不出所料,段云没有准备PPT,直接站起来开口:

  “碲化铋掺杂的PH1000体系,相关的表征数据都已经拿到手,文章框架我也列了出来,这周差不多就能写好投掉。”

  “好,等下组会结束后,你把文章草稿给我看一眼。”魏兴思脸色一喜。

  然后是田晴。

  她也没有准备PPT,上周她一直都在写文章和改文章。

  周日,她的文章投出,文章是和吴菲菲合作的,她是一作,吴菲菲是二作。

  这些消息,是许秋早上听吴菲菲和学姐闲聊得知的。

  她们投的期刊是Adv.Sci.,这是Wiley公司推出的新刊,对标的是AM的子刊,AEM、AFM这类的,Adv.Sci.之后大概率是SCI一区,档次比AM主刊低一个级别。

  近些年,期刊公司出新刊的频率越来越高。

  大概率是涌入科研圈子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市面上的稿件也越来越多了。

  田晴的那篇文章,许秋也看了一眼。

  正文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她文章的TOC插图画的还不错,应该是她用数位板手绘出来的。

  之后是陈婉清。

  她主要介绍的是上周的工作内容,不同处理温度下PCE11的光吸收光谱图。

  “可以看到,随着处理温度的提升……”

  正当学姐兴致勃勃看图说话的时候,魏兴思突然抬了抬手,打断道:“稍微等一下。”

  众人齐刷刷的朝魏老师方向看去,就连偷偷玩手机的田晴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魏兴思的目光却停留在电脑屏幕上,他右手操作着鼠标,并上下滑动,似乎在阅读着什么。

  过了几秒钟后,他身子朝椅背一倒,面带笑容,说道:

  “许秋,你的文章,编辑已经同意接受。”

  “哇。”段云夸张的叫了一声。

  其他人倒是比较收敛,不过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许秋,让他瞬间成为焦点。

  魏兴思继续道:“大家都要向许秋学习,争取毕业前每人都能发一篇AM。”

  众人只当这是一句鸡汤,没有人当真,但也都配合的点了点头。

  “这次就不发现金红包了,许秋我直接转账给你。”魏兴思又道。

  这消息来得突然,却也在意料之内,毕竟收到了那样正面的审稿意见,只要不作死,文章顺利接受只是时间的问题。

  因此,这个小插曲的影响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又重新恢复了组会的氛围。

  陈婉清继续进行汇报……

  许秋则抽空打开了系统。

  系统提示也接踵而至:

  【进阶任务已完成,获得5000积分,权限等级+1。】

  【当前权限等级为5级,模拟实验系统升级。】

  【模拟实验系统I(LV4):

  可以扫描一定空间内的实验设备、耗材,并在系统空间中将其完全模拟出来,宿主可以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每小时消耗100积分。

  当前可扫描的空间上限100000立方米。

  模拟实验室内开启内置加速功能,当前开放倍率-8倍,使用该功能时,消耗积分为100*倍率积分每小时。】

  【解锁新功能:模拟实验系统II。】

  【模拟实验系统II(LV1):

  基本的模拟功能等同于模拟实验系统I,但时间流速与现实一致,且不可加速。

  允许宿主创造1个模拟实验人员,其各项实验技能等同于宿主自身,可以对其下达实验指令。

  模拟实验人员在执行实验指令时,每小时消耗100积分。】

  【获得进阶任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三篇SCI一区论文。任务奖励:10000积分,权限等级+1。】

  【科研辅助系统】

  权限等级:5

  积分:42178

  ……

  许秋内心一喜,又出现新功能了。

  不过,现在正在进行组会,他也没办法亲自试验,只能通过系统给出的文字信息,大致进行分析。

  原来的模拟实验室变为了模拟实验系统I,除了加速倍率翻了一番,体积膨胀了十倍外,其他部分都维持原样。

  新出的功能是模拟实验系统II,可以创造1个模拟实验人员。

  这个所谓的模拟实验人员,许秋觉得应该类似于实验机器人那种,只能呆板的执行指令,没有自主意识。

  此外,模拟实验系统II和现实时间流速一致,这意味着这个模拟实验室随时随刻都在运行,不像模拟实验系统I,他离开后时间就处于暂停状态。

  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给模拟实验人员指令的话,也可以自动挂机做实验,这点倒是方便了不少。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能进行加速,而且现在也只有一个模拟实验人员。

  至于新的进阶任务,倒是出乎了许秋的意料。

  他本以为系统会让他发一篇CNS这类的顶刊呢,没想到只是要求三篇SCI一区。

  转念一想,这样也好,有个缓冲。

  如果真的扔给他一个“发表一篇《自然》”这样的进阶任务,还真的不好处理。

  因为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发表《自然》这个目标,有些类似于起点成神。

  虽然起点不乏一书封神的天才,但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都是靠几本书的积累,慢慢的凝聚了神格。

  科研圈也同理,一步登天直接发表CNS太难了,大多数都需要依靠大量的一区、二区文章进行铺垫。

  其实,许秋在金手指刚刚到手的时候,也有过很多中二的想法,比如拳打牛吨,脚踢爱嘤斯坦。

  但随着他对金手指的开发,以及对科研领域的理解加深,现在的他变得务实了许多。

  主要还是因为系统虽然厉害,但只是个科研辅助工具,并不能逆天。

  未来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他自己。

  ……

  陈婉清汇报完,轮到许秋,他起身说道:

  “P4T的四个不同侧链体系,现在就差一个循环伏安电化学实验,数据就齐全了,这周补齐数据,开始写文章。

  韩嘉莹的P3T和P5T体系,经过优化,效率分别到了6%和7%,应该能发两篇二区文章,之后的这两周我打算带她过一遍表征实验。”

  “好,好,辛苦了。”魏兴思分外的满意,连说了两个好。

  许秋现在有些理解了组会的本质,报告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板知道你干了什么,最近没有在划水。

  毕竟,如果真是特别重要的实验结果,完全可以私下来去找魏老师讨论。

  因此,他本来有上周的CELIV数据可以拿来讲一讲的,但最终没有做组会PPT。

  真不是因为懒。

  最后,轮到韩嘉莹上场。

  她的主要的工作,许秋已经提前剧透了。

  因此,魏老师也没有很认真的听,他一边检索、打印文献,一边偶尔抬头看一眼投影屏幕。

  学妹结束后,魏老师点评了一句:“干得不错,你就继续跟着许秋做。”

  随后,他又说道:“今天组会到这里,吴菲菲记得订饭,段云把文章拿过来,其他人可以离开了。”

  返回216,许秋看了眼魏老师的转账消息,居然有5000块。

  他之前查过,现在AM的影响因子还不到20,魏老师应该是故意多给了些。

  许秋没有声张,他想了想,决定请组里的小伙伴们大吃一顿。

  之前吃去吃标准都是70元左右一位,这次可以定到100-150一位了。

  饭后可以安排桌游或者KTV,到时候看她们的想法吧。

  ……

  一转眼,一周过去了。

  这周,许秋补全了他的实验数据,然后一边动笔写文章,一边培养韩嘉莹。

  学妹的第一个工作,需要由他带着系统的走完整个表征的流程,这样之后她就能独立的进行研究了。

  期间碰到了一个小问题,因为许秋是本科生,部分仪器没有参与培训,也没有直接实验权限的,所以只能以陈婉清的名义进行申请实验。

  好在,大部分负责仪器管理的老师比较好通融,见许秋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并且是本校的学生,便默许了他“无证上岗”。

  他也进入模拟实验室II中亲自试验了系统的新功能,总体来讲和他之前所料不差。

  之前没有想到的是,模拟实验人员的整个试验操作过程,都会以全息录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同时还支持快放、慢放、拉动进度条这些功能。

  他可以随时调阅这些实验录像。

  这一点,倒是比寻常的实验机器人的功能强大不少。

  因为就算给实验机器人安装摄像头,也没办法得到全息影像。

  许秋现在暂时没有项目可做,便没有立刻启动这个功能,不然只会白白浪费系统积分。

  他之后打算做的非富勒烯体系,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仅有一个模糊的大方向。

  具体从什么地方切入,还需要谨慎的选择。

  因为一旦确认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就要持续的投入精力,怎么也得研究到产出一篇一区文章为止。

  假如努力的方向错了,只会事倍功半。

  到目前为止,他文献虽然读了不少,但大多数都是浅尝辄止。

  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对现有的非富勒烯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至少要知道其他研究者都做了些什么工作,不重复造轮子。

  想到这里,许秋灵机一动。

  他可以写综述啊。

  而且,一月份考试月结束,在学校放假期间,大部分的公共仪器平台都是不开放的,做实验很不方便,趁这个时期,写综述时机刚刚好。

  不过,综述通常是编辑约稿的。

  也就是编辑主动发信给一些相关领域的大佬,让他们写一篇综述文章,总结下近期领域的进展。

  直接投稿的话,一般不收。

  当然,凡事无绝对,也不是不能运作,这就要看魏老师的关系了。

  他搞科研这么多年,多多少少有点人脉关系,认识一些人。

  编辑不主动过来找,也可以主动出击去找编辑约稿。

  许秋的要求也不高,不追求Chem.Rev.这类的综述顶刊,能发AM子刊AFM这类的就差不多。

  怎么说AFM也是一篇SCI一区,还可以顺便完成系统任务,反正它也没说发综述不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11.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11.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