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顿时感觉《自然》这个期刊的档次变低了不少(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笔趣阁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81 顿时感觉《自然》这个期刊的档次变低了不少(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481 顿时感觉《自然》这个期刊的档次变低了不少(求订阅)

  周二一早,许秋直接来到魏兴思的办公室。

  此时,魏兴思正在泡茶,他见到许秋后,笑容满面,主动招呼道:“有事吗?是不是昨天做的器件有好的结果了?”

  “没有,现在那批器件还在真空放置中,要等到下午才能开舱测试……”许秋犹豫了一会儿,选择直接开口道:“我想和魏老师谈一谈关于提前毕业的事情。”

  “提前毕业……”魏兴思的笑容僵住了,脸色变幻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但随即仿佛又释然般的松了一口气:“嗯……许秋,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提前……两年毕业。”许秋之前经过审慎的考虑,觉得如果提前三年毕业的话,一方面课业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有些太过于惊世骇俗了一些,学校方面的手续可能不好办,而提前两年的话刚刚好,相当于硕士生毕业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这个还是有先例的。

  “提前两年……”魏兴思放下茶壶,摸了摸下巴,过了一会儿,说道:“我这边原则上没有问题。当然,提前毕业这个事情,还需要向院系、研究生院那边申请,到时候申请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可以帮忙。”

  “谢谢魏老师。”许秋礼貌性的道了声谢,内心也是松了一口气,如果真的和魏兴思出现矛盾,闹僵了的话,不是很好收场,好在魏兴思没有“不识抬举”。

  魏兴思摆了摆手,洒然一笑:“这主要是你自己争取到的,毕竟你从大三就进了课题组组,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接近两年了。这两年来,你在课题组的贡献,不论是我还是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拦着你,不让你提前毕业,也说不过去。对了,毕业了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许秋想了想,回应道:“大方向上肯定还是继续从事科研,但具体是出国找博后岗位或者是走其他途径,我现在还没有想好。”

  “嗯……”魏兴思泡好了茶,将一泡的水倒掉后,盛了两杯茶,给许秋递了一杯过去,说道:“我推荐你留校,像你现在这样的学术成果,只要《科学》或者《自然》文章一落地,等你博士毕业后,留校大概率是没什么问题的。先留校,再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出国,也不会影响你拿到海外的留学经历。”

  魏兴思说的没错,如果有一篇CNS一作,再加上已经发表的一篇《自然》大子刊、两篇《焦耳》,以及若干AM之类的一区顶刊,这样的学术成果,即使是魔都综合大学这种国内顶尖高校,想要留校拿一个教职也并不算太难。

  而且,都不需要走辅导员之类的野路子,可以纯粹靠自己的学术实力留校。

  甚至,落地拿到一个特聘正教授,外加博士生导师都是有机会的。

  毕竟,魏兴思从漂亮国以“青千”身份引进的时候,手里最好的文章也就是AM,而许秋现在的学术成果,AM档次的工作都是他发表文章的下限。

  虽说魏老师主要是占了回国早的便宜,等到了许秋毕业的时候,形势肯定会更加卷,但现在国内高端科研人才同样还是稀缺,只要有耀眼的学术成绩在,就会成为各大高校争抢的对象。

  况且,许秋现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如果能让有机光伏领域的性能再创新高的话,一篇CNS那都是保守估计。

  这时,魏兴思继续说道:“等你留校出国了,可以把招到的学生放到我这边嘛,我帮你带……”

  许秋刚喝了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他刚才就在想魏兴思怎么会这么替他着想呢,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不过,总的来说,魏老师提供的思路,对他而言也确实是一条比较合适的道路。

  当然,许秋并没有当即表态,而是点点头说道:“我再考虑考虑……我去做实验了。”

  “好,你去吧。”魏兴思盯着许秋的背影看了许久,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许秋每天亲自操刀,制备一批器件,莫文琳等人则负责测试。

  器件的效率不断波动上升,从%,到%……

  终于,在周四的时候,L6-Cl:Y20体系的效率冲刺到了18%以上,达到了%,重复出来了模拟实验室中的结果。

  虽然这一切都在许秋预料之中,但他内心还是起了波澜,激动不已。

  因为一篇CNS级别的工作,对于现阶段的许秋来说,依旧意义非凡。

  杰克马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可以声称“自己最后悔做的事情就是创办了杭城巴巴”,亿达王可以“把一个亿当做是一个小目标”。

  也许,某一天许秋也会“把发一篇CNS当做一个小目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CNS上灌了太多水”。

  不过,现在的他还没有这个实力,还在积蓄力量。

  拿到最关键的效率数据的时候,许秋正在邯丹校区上课。

  他当即在有机光伏团队微信群里发送消息,开始分配工作:

  莫文琳负责到京城NIM做第三方检测。

  韩嘉莹、徐心洁负责接下来的器件制备工作,至少要重复十批器件,之后莫文琳从京城返回后,也会加入器件制备团队。

  邬胜男、范文堂和殷后浪负责完成各种实验表征工作,包括UV-vis、PL、GPC、NMR……

  这对范文堂和殷后浪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熟悉有机光伏领域的整个表征流程。

  此外,邬胜男她们还要负责给瑞典冯盛东那边寄送一批样品,测试TAS、TRPL等。

  许秋则主要负责撰写文章,目标期刊《自然》。

  和当初撰写《科学》文章一样,许秋首先登录了《自然》的官网,。

  投《自然》和投AM之类的期刊不一样,在投稿前多花费一些时间,去了解一下对方收稿的具体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自然》每年收稿量近万,而录用的仅有800多篇稿件。

  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盯着《自然》,就算自己的工作在当前领域内已经足够好,也不是稳稳就能发表的,必须要把同期其他投稿给干掉,脱颖而出才行。

  说白了,就是卷,世上本来没有《自然》大子刊,卷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而且,一旦投《自然》被拒,要么转到《自然》大子刊或者NC,要么就只能转投《科学》,容错率很低,只有两次机会,错过了就么得了。

  不像投AM被拒可以投EES,投EES被拒可以投JACS,投JACS被拒可以投NC,甚至还可以往高投,到《焦耳》上碰碰运气,再不济,从AM转到AEM也是可以接受的,两者的差别并不大。

  《自然》官网的网页加载很快。

  许秋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相对于《科学》官网红黑简约的设计风格,《自然》的官网在颜色上没有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就是普通的白底黑字。

  不过,《自然》官网的版面内容相对多一些。

  许秋先是找到作者投稿一栏,查看文章投稿的要求。

  《自然》对于文章的分类很有意思,只有两类,“Articles(实验文章)”与“非实验文章”。

  这说明它们更加看重实验文章。

  当然,整个学术圈也都是这样的。

  因为非实验文章,不论是综述也好,还是短评也好,还是其他什么文章,都只能锦上添花,实验文章才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

  《自然》对于“实验文章”的要求写的非常的详细:

  “Articles是原始报告,其结论代表了对一个重要问题的理解的重大进展,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在印刷品中,它们通常不超过5页……”

  “开头要有一个摘要段落,主要针对学科以外的读者,最好不要超过200字,这是独立于正文的文本,需要避免非必要的数字,缩写,首字母缩略词……”

  “摘要段落的结构应如下:用2-3句话对该领域的基本介绍;对工作背景和基本原理的简要说明;对主要结论的陈述;最后,用2-3句话把主要的发现放到一般的语境中,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论文所描述的结果是如何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的……”

  “正文要有3-4个图表,正文包括摘要的长度通常为2000-2500个单词……”

  “重要但技术性的细节,可以转移到方法或补充信息中……”

  “文章通常有30-50篇参考文献,要注意这些文献在页面上所占的空间……”

  “各节之间用副标题隔开,以便于导航……”

  “副标题最多可包含40个字符(包括空格)……”

  总的来说,《自然》和《科学》的要求差不多。

  不过,关于摘要部分,许秋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摘要是写给外行人看的。”

  可能,也只有像《自然》这种高影响力的综合类期刊才会这么讲吧。

  像其他专业性的期刊,比如AM之类的,会看你文章的基本上都是同行,也就不太需要把摘要写给外行人看。

  看完了投稿要求,距离下课还有一点时间,许秋也没打算撰写文章,索性回到《自然》首页,继续查看首页的内容。

  首先,最上方同样是封面文章,有一个大封面和四个小封面。

  大封面文章是一个长条,占据了整个版面。

  小封面文章,四篇加在一起占用了五分之四的版面,还有五分之一的版面是当期《自然》杂志印刷版的封面。

  封面文章下面是“NewsComment(新闻与评论)”栏目。

  这里类似于《科学》中的短评系列,主要针对时事、热点。

  大概率是大佬们灌水的地方,每个工作也都有一张封面图片。

  一共有一张大封面,六张小封面。

  说起来,这些封面图片并没有许秋想象中的那么有高级感。

  而且,表意也非常模糊,单从封面上,根本无从推断对方想要表达什么意义。

  比如,大封面是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开会的照片……

  小封面1,是一张漫画,画面中有两个身穿白大褂的妹子,一个黑皮肤一个白皮肤,她们身处于一个类似药房存放药品的地方,然后黑皮肤抬头望天,似乎在看着货架,白皮肤低头望地,目光在药瓶上,手中在用笔记录着什么……

  小封面2,是一个医生/研究员装扮的中年男性,戴着头戴和口罩,双手抓着一张类似于信用卡的卡片,意义不明……

  小封面3,是一个医生妹子在给一个患者打针,背后是类似于火车站防止人流反向运动,只能出不能进的那种旋转门,看起来也很诡异……

  小封面4,是一个黑人男性研究者,在操作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透明小方盒……

  小封面5,是一个黑人女性的大头怼脸照片,非常像那种一寸照片,采用的是灰色背景,许秋推测这个人或许是个知名科学家,不过他并不认识……

  小封面6,有两个黑人小孩,面前是一片水源,远处有几栋刷着绿漆的平房,意义不明……

  如果要说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所有的封面里都有人,但表达的含义,实在是太过于模糊了一些。

  许秋感觉《自然》在网页设计这方面做的就不如《科学》好。

  《科学》的话,至少在看主页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更加有条理一些。

  许秋甚至都因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再去投一次《科学》的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没去投《自然》,也有些太过于草率了。

  接下来是“LatestReviewsAnalysis(最新评论与分析)”栏目,主要涵盖的是近期热点文章。

  本来,许秋看到“Reviews”,以为主要是综述文章。

  结果点进去发现,这里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实打实的实验工作,每个工作也都有一张封面图片。

  这里的封面图片就“正常”多了,绘制的都是一些机理图,顿时高级感就上来了,有科研的味道了。

  第一张封面中,描述的是“晶状体发育中细胞器退化的机制”。

  第二张,“鸟类植绒过程中的非互惠相互作用”。

  第三张,“细胞周期蛋白D的毁灭过程”。

  第四张,“铁电薄膜中的极化涡流”。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第五张,“马达电路的形成”。

  虽然高级感、逼格是上来了,但代价就是晦涩难懂。

  就算是许秋,如果不看正文的话,只凭借一张图,也完全看不懂他们具体在讲什么,只能知道个大概。

  比如第一张封面是关于眼睛的,第二张封面是生物学相关的……

  这也很正常,科研圈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非常高。

  就算是院士大佬,通常也只是在少数几个领域内深耕,极少见能够轻易跨界的科研工作者。

  在几百年前,会有这样的全才型科研工作者,数学、物理、化学来回跨界。

  不过,放在现在,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物了,可能也就小说里会这么写。

  许秋继续往下看,是“LatestResearcharticles(最新的研究文章)”,只列出了最新的5篇文章,不过每篇文章都配上了封面图片。

  这里的封面图片,不论是核磁图谱,还是二维色彩图谱,或者是ORIGIN绘制出来的图谱,都让许秋找到了一丝丝的熟悉感。

  之前的封面配图,真的是一言难尽。

  再接下来,是“Collections”。

  这个单词,许秋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大概是提出了一个主题,或者指出了一类事务吧。

  当下的主题是“体育科学”。

  许秋看了下里面的详情,发现这个栏目似乎可以通过赞助打广告的方式登上。

  比如,有一期的“Collections”栏目,标题居然是“种花家鹭岛大学,攀登新高峰!”

  下面是一段描述:“鹭岛大学由华侨慈善家TanKahKee于1921年创办,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创新开放的文化。这所领先的种花家大学在化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公共卫生、海洋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并以其多学科研究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国际认可。它立志推动其研究成果的转变,以服务于社会需求,这是其创始人的雄心壮志。”

  许秋都惊呆了,也不知道鹭岛大学在《自然》上打了个广告,投入了多少资金,不过想必不会少。

  不得不说,《自然》出版社确实比较会做生意,不论是一直出子刊,还是其他方面的商业运作,都远强于《科学》。

  许秋估摸着,《科学》要不是因为本身资历足够老,可能早就被新生代的其他商业化期刊公司给干掉了。

  再往下,是一个文章Altmetric指标排名,一共有四个位置。

  Altmetric是个新概念,许秋之前没有听说过,于是便查询了一下。

  然后,他发现Altmetric指标是一种最近几年新兴的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相比于传统的论文指标来说,Altmetric是基于时下网络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是了解论文的认可程度和分享讨论程度。

  Altmetric评分根据不同社交媒体引用文献的次数,一般包括新闻、专利、博客、微博,twitter,论坛等。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分别是被引用量、引用源和引用作者。

  新闻和博客引用能得到最多的分数,但越多人提及、引用并通过多种来源与文章互动,文章就越有可能得到较高分数。

  各个社交媒体的权重并不一样,按照Altmetric官网给出的一般计算方式:

  新闻8分,博客5分,维基百科3分,政策文件、专利文件3分,Twitter1分,Google+1分,Facebook、分,问答社区分……

  较于传统的影响因子来说,Altmetric有许多优点,比如:更新快,可以了解即时反馈;对非专业读者的研究影响力;研究人员能找到合作机会;社交媒体传播能见度……

  但缺点也同样很明显,包括:目前对英文文献有利,而对非英文发表的文章和研究不利;更关注热门学科或是具争议性的课题,只是基于关注度,对于文献真实的质量并不能反映;不同专业之间通常无法直接比较;较容易被操纵;评分会变动……

  许秋觉得这种指标对他本人或者领域内的研究者而言,意义并不大,至少很难取代传统影响因子这种评判指标。

  不过,能够开发出来新指标,总是好事。

  因为文明总是在不断尝试、变革中跌跌撞撞的前进。

  最后,是“NatureCareers(《自然》职业)”栏目,分为“Events(活动)”和“Jobs(工作)”两个细分栏目。

  “活动”栏目,主要包括接下来召开的各大会议。

  “工作”栏目,许秋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自然》编辑部的招人信息。

  结果,他点开最上方的“AssistantProfessor(助理教授)”标题,发现详情是: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癌症生物学系、哈佛医学院的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BCMP),邀请申请人担任助理教授级别的终身教职。

  我们寻找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早期职业科学家,使得他们能够将他们化学生物学和/或药物化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基础和转化科学的重要问题当中。

  我们提供一个令人兴奋的和具有合作氛围的工作环境,包括不同的教授与研究领域,跨越化学生物学,癌症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

  ……

  我们是一个讲求平等主义的雇主,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均将获得就业机会,而不考虑种族、肤色、宗教、性取向、性别认同、国籍、残疾状况、受保护的退伍军人状况、怀孕和怀孕相关条件,或任何其他受法律保护的特征。

  我们将确保为残疾人士提供合理的住宿条件,使他们能够参加工作申请或面试,履行基本的工作职责,并获得其他就业福利和特权。

  请通过哈佛网站申请:

  申请将于20xx年3月15日开始审核。

  居然又是广告!

  不得不说,《自然》编辑组确实商业化的气息非常浓重。

  虽然之前许秋在看传统纸质杂志,比如《读者》、《意林》、《故事会》的时候,也会经常看到广告。

  但从《自然》上看到了广告,许秋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顿时感觉《自然》这个期刊的档次变低了不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ge11.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ge11.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